(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7日電)中美貿易戰,中國大陸為反制美國,拿大豆開刀,台灣飼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鄭武樾說,可能壓抑美國大豆國際行情價格,有利台灣降低進口成本,但行情波動過大不是好事。
中國大陸是美國大豆最大買主,美國62%大豆出口目的地是中國大陸,始終被視為中美貿易戰熱度指標。為反制美國針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措施,中國國務院4日下午宣布報復清單,包括大豆、汽車和化學工業品,總計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關稅。
鄭武樾表示,中國大陸是美國大豆最大買主,一旦中國大陸加徵25%關稅,勢必墊高採購成本,將轉向阿根廷、巴西等地採購,預料美國大豆在需求大幅縮減下,價格恐受壓抑,對以美國為主要進口地的台灣而言反而是撿便宜機會。
不過,鄭武樾說,大宗物資行情最主要走勢仍架構在供給面變化,全球需求面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當年度產出量是關鍵,氣侯往往是最重要影響因素。全球黃豆粉第一大出口國阿根廷面臨嚴重乾旱,大幅下調黃豆及玉米產量,推升今年黃豆、小麥及玉米等國際大宗物資原料價格上漲。MLB今年以來原物料進口成本上揚壓力不小。MLB後續中美貿易戰演變還需進一步觀察,國際穀物起伏過大對業者不見得是好事。
大成長城表示,最近芝加哥黃豆國際價格就已受影響有稍見回檔,但中國大陸宣布對美國加徵25%關稅,目前還沒明確時間表,中國大陸對大豆需求量大,美國是主要生產國,不容易完全轉向其他國家購買,仍需進一步觀察後續變化。
統一企業代理發言人(二余)忠正表示,台灣黃豆、玉米等大宗物資主要採購地為美國,如果中國大陸對美加徵關稅,中國大陸可能轉向巴西、阿根廷等產地購買,勢必衝擊最大產地美國的價格,台灣有機會撿便宜,但後續包括時間點及內容都還有諸多不確定性。
黃豆應用產品非常多,包括最大宗的飼料、大豆油廠、另外還有醬油、豆漿、豆腐與豆腐皮等加工製品。
法人分析,大宗物資在採購及實際到港通常會有一定時間差,儘管未來穀物價格有走跌可能性,但業者目前仍需先消化高價庫存,下半年才有機會享受到低價成本。(編輯:李明宗)107040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