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8 年會於4月1日在北京舉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楊開忠出席並致辭。他表示,鄉村振興最主要的地域依託是都市圈,建議全面樹立都市圈的理念,健全統一的劃分標準和統一思路等。
以下為演講實錄
楊開忠:各位專家,各位領導,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和鄉村振興的綠色空間。新時代的區域協調發展,它的基本單元是什麼?是都市圈。鄉村振興最主要的地域依託是都市圈,所以我今天的發言重點講我第二個主張。
MLB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以都市圈為最主要的地域依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家知道鄉村振興要落到地域空間上,鄉村振興在哪兒?落到哪兒?現在實際上有兩點相互對象的傾向,第一點傾向就是鄉村振鄉村,第二點片面強調鄉村振興要以城鎮為依託,我個人認為,鄉村振興是以人為中心的,從人口的角度來看,鄉村振興基本上要落在都市圈,為什麼呢?第一,都市圈是鄉村振興最有利的地域空間。大家知道都市圈本質上是生活地域上的地域一體化,地方要素和產品的統一市場,在這裏鄉村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經濟機會,降低內外交流成本,最大限度地彰顯自身的特色,它是這樣一個空間。
第二個,正是因為有這方面的好處,所以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等發達國家鄉村發展主要都落腳到都市圈,鄉村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都市圈,例如美國為了適應城鄉均衡發展,他們1949年正式提出來大都市圈的概念,2003年進一步提出小都市圈。據美國預算管理辦公室的統計,2010年全美共有大都市圈569個,人口合計佔到2.3%,小都市圈是36個,人口佔全美人口的23%,合計佔全美人口的95%以上。大家可以想像,美國的鄉村人口基本上集中在這樣一個都市圈裡面。
第三個理由,都市圈作為鄉村振興的最重要的地域依託,已經方興未艾,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我最近在甘谷縣、河南的蘭考縣進行一些調研,我們發現這樣一種趨勢無論城市的大小,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城鄉之間的分離,特別是現在本村,工作在城鎮的人是越來越多。第二是返鄉創業的其實沒有返到村裡,主要落到村所在的都市圈的城市裡面。
第二個問題,怎樣以都市圈為地域依託,實現鄉村振興。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方面,我想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我建議全面樹立都市圈的理念,劃分和統計之後。我們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首次提出打造工程高效發展的都市圈,「十三五」進一步強調這個東西,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理念和政策僅僅限於一百萬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圍,特別是特大城市,而且還沒有提出劃分的指標標準,更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統計思路,這一狀況已經嚴重地制約了我國都市圈的發展,所以我建議要借鑒國際經驗。一方面向中小城市和中心鎮推廣都市圈的概念,都市圈不僅僅是大都市圈,也有小都市圈。第二個建立健全統一的劃分標準和統一思路。第二著力建立健全都市圈的房地產和就業統一市場。第三個建議,都市圈要統籌布局和個人消費和公共服務的分佈,因為都市圈本質上是一個地域生活圈,如果高效、公平、可持續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都市圈的重要問題。要突破個人消費服務和公共服務形式,規劃建設上的城鄉之風,各自為政,有利形成都市圈統一高效、公平、可持續的生活服務體系。
第四個建議,要把都市圈與特色小鎮有機地結合起來,2016年我們開始的特色小鎮建設,大家只要睜開眼睛看看你們就會發現,這些特色小鎮絕大部分都在村裡,我們要把它和都市圈結合起來,加快形成功能轉型,多節點網路化、一體化的都市圈功能體系。
第五個打造高效的通勤交通體系。我現在特彆強調兩個,第一個我建議儘快把研究規劃建設適合中小都市圈的通勤交通體系全面系統地提高到國家的議事日程上來。MLB第二個要重新評估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公路發展模式,這個模式從城鄉關係來看,是有利於資源向中心城市集聚的,為了規避公路收費帶來的成本,企業和家庭前往中心城市,這種安排有利於過去幾十年的執政一體化的,現在我們進入新時代這種辦法已經不利於我們城鄉居民有效地獲取效益最大化的空間,不利於企業在都市圈的有效成本最小,不利用引導資金人才上山下鄉,影響都市圈的發展。所以建議研究這樣一個收費制度,當然這個是很難的,所以我建議分層次,有步驟地進行,率先對在農村就業的居民,在郊區就業的居民,或從中心城區轉移到郊區發展的企業,他們的貨物、人員的往來免收路費。謝謝大家!
留言列表